B0B体育app平台下载欢迎您的访问,请选择合适的语言
电话

0576-80687600

地址

浙江省,温岭市,东部新区

赛伍技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B0B体育app平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02 19:32:33
国内展会 阅读(16)

  2022年度,公司继续秉承“成为平台化的多元应用领域的企业,并在不相同的领域的细分市场成为冠军”的愿景,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理念,依据上市之后所建的中长期计划(2020年上市后制定)之第3年度的经营计划,高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15,284,358.21元,同比增长36.3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1,246,028.96元,同比增长0.68%;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0,482,296.76元,同比下降3.14%。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太阳能封装胶膜、锂电及交通电力材料等产品的销售增加所致。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基本的产品封装胶膜的盈利情况受原材料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2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胶膜原料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库存原料平均价格远高于即时行情价格,导致四季度太阳能封装胶膜的毛利率下降且期末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2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达7,175.45万元。

  2022年,公司国外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国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4,792,572.60元,同比增长9.48%,毛利率较上年增加1.86%。国外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国际化优势显著,公司在国外已建立品牌、渠道和客户优势,凭借突出的产品力,实现国外销售的增长。国外业务相较国内业务有着非常明显的盈利优势,随公司国外业务持续向前推进,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2022年,公司光伏材料包括背板和封装胶膜的产品结构调整策略在四季度均开始奏效,

  2023年一季度有望开始走出底部,呈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从Q4开始显现疲态,需求量和价格也受一定的影响。2023年,公司将采取老产品降本,扩大客户群,加快新产品的导入——比如水冷板冷贴膜、FFC绝缘胶膜、防穿刺绝缘膜等产品,努力维持该业务较好的盈利能力。

  2022年,公司继续践行“同心圆、细分市场领先、持续创新”战略,在内部技术平台上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开拓各种细分市场,并致力于成为细分市场隐形冠军。在光伏材料业务方面逐渐呈现出背板业务触底反弹、封装胶膜业务后来居上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细分赛道或产品亮点迭出的新发展格局。

  2022年,公司背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5.20%,毛利率为15.35%,同比增加2.94%。毛利率提升的根本原因是:背板的品种实现了多样化,完善了产品结构,同时通过供应链改善,降低了此前优势品种KPf背板的成本。2022年,公司KPf背板毛利率为15.27%,同比增加3.52%。

  具体来看,2021年受原材料PVDF树脂和薄膜的价格急剧攀升影响,公司背板主要品种KPf背板价格竞争力承压。针对这一市场突发情况,公司依靠完整的技术工艺储备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在原有KPf的设备上2022年成功实现了同时生产不需要用PVDF薄膜的无氟背板PPf和涂料背板FPf。并陆续推出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透明网格背板、透明背板和黑色高反光背板。公司通过一年的努力,成为背板产品矩阵最为充实的厂家之一。这些新背板产品2022年度已经基本完成了大客户测试认证,为2023年起的订单打下了基础。2023年将增加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背板和低成本背板的销售比例。预计该业务在2023年有望恢复增长。

  封装胶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12亿元,同比增长85.66%;出货量1.68亿平米,同比增长77.12%;毛利率7.75%,同比下降5.20%。封装胶膜业务营收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封装胶膜业务经过前期技术、产品、客户、产能等方面的开发逐渐完善,2022年业绩加速释放。2022年度,封装胶膜业务已发展成为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该业务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封胶胶膜的盈利情况受原材料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价格波动的影响剧烈。2022年下半年起,胶膜销售价格较大幅的下降,而库存EVA粒子主要是上半年订货的高价料,这一差价拉低了胶膜全年毛利率,造成了7,175.45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2022年,公司封装胶膜业务产能继续释放,生产逐渐稳定。在募投产能逐步释放过程中,公司实施了良率提升、成本管控、供应商开拓等一系列精益管理的举措,规模效益和利润水准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继续推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瞄准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变的契机,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了TOPCon、异质结和钙钛矿的专用的系列胶膜,使公司走在了行业前列。如面向TOPCon组件推出的封装胶膜产品组合,面向异质结组件推出的镭博UV光转胶膜,面向钙钛矿组件推出的热塑性封装胶膜等,分别已被不同下游的头部组件企业采用,开始了批量化供货。目前,公司已在行业内建立起完整程度领先的封装胶膜产品矩阵。

  2023年,公司将提高封装胶膜中TOPCon和异质结胶膜产品的销售比例,优化产品结构。同时,重点开展精益生产管理,提高良率,减少相关成本。预计该业务在2023年将保持较快速地增长态势。

  2022年,公司加大光伏电站维修材料业务开拓力度,该解决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央企电力公司和海外电站持有者的认可,并实现了向海上光伏业务场景的导入。2022年度,光伏电站维修材料业务实现盈利收入3,015.13万元。

  自成立以来,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多元化平台型发展的策略,不断培育并做大各业务单元。近年来,公司非光伏材料业务逐渐起量,公司在非光伏材料业务领域技术、产品、客户、品牌等积淀已初见规模。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逐步提升非光伏材料业务战略优先级,加大在相关业务领域资源倾斜力度,逐渐提升相关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

  公司非光伏材料业务最重要的包含交通电力(含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业务。

  目前公司该业务主要是提供新能源汽车电力、信号传输系统材料和动力锂电池包材料。2022年度,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约62.69%,实现毛利率26.88%,同比下降5.92%。

  该业务增长的原因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续爆发式增长,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等厂商加大生产,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加大了客户开拓力度,包括在老客户里面开拓新的产品品类,同时开拓新的客户,取得了显著成果,客户数从上年底的20家增长至60家,多款材料间接进入特斯拉、宝马等著名车企。除此之外,公司产品线逐步扩大,巩固了在该领域产品线最丰富和市占率最高的行业领导者地位。其中电池PACK的侧板绝缘膜、CCS热压膜、电芯蓝膜胶带实现了国内市占率第一。该业务板块已发展成为公司第二大业绩增长点。

  2022年度,公司该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主要系基本的产品电芯外蓝膜2022年下半年受到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压力,受此影响,该产品2022年毛利率同比下降4.87%。

  2022年,公司还完成了车载扁平电缆FFC绝缘胶膜、水冷板冷贴膜等新产品的研发,分别成功导入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23年有望逐步放量。

  公司基于在动力锂电池材料方面积累的经验,自2022年下半年起启动了储能锂电池相关材料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已有电芯蓝膜、CCS热压膜等产品开始步入该市场。

  2022年,公司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12.12万元,同比增长6.74%。为扩大产能的新工厂吴江九龙工厂的建设受当地政府规划审批政策变更的影响,产线未能如期建设完毕,直接影响了该业务的增长。目前该项目政府审批已重启,新产能正在建设中。

  2022年,公司在消费电子材料领域经营层面取得的进展最重要的包含:①客户层面,公司加大现有产品在客户端开拓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已和国内最主要的显示设备厂如深圳天马、华星光电、维信诺(002387)、京东方、歌尔声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商务合作伙伴关系,客户愿意接受公司产品解决方案,实现进口替代;②产品层面,公司已建立比较丰富的产品矩阵。除面向手机LCD模组的系列材料如聚氨酯(PU)保护膜、亚克力保护膜、手机扬声器声学振膜材料已形成销售,公司在MiniLED、OLED以及MicroLED市场也均有产品储备;③产能层面,公司苏州吴江九龙厂区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公司将正式拥有显示领域高清洁级生产线和其他新型生产装置,产能限制解除,为该业务未来几年的增长提供了产能保障。

  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正迎来进口替代的机遇。以往半导体产业链相对封闭,国内材料厂商机会有限,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厂商开放程度提高,导入国产材料的意愿也大幅度的提高。公司获得了参与到客户制程过程中材料试验的机会,对推动公司技术和产品研制帮助极大。

  2023年,公司已储备了UV减粘型切割胶带等多个半导体封装制程材料,已在国内多家封测厂测试通过并实现交付。受新工厂吴江九龙工厂项目建设延期的影响,该业务产能受限,无法扩大销售。随着新工厂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业务营收有望实现较大幅的增长。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2755号文核准,公司于2021年10月27日公开发行了7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70,000.00万元。这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70,000.00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9,256.23万元。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2021〕438号文同意,公司发行的70,0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1年11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赛伍转债”,债券代码“113630”。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公司这次发行的“赛伍转债”自2022年5月5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初始转股价格为32.90元/股。截至赎回登记日(2022年7月29日)收盘,累计693,350,000.00元“赛伍转债”已转换为公司股份,占“赛伍转债”发行总额的

  99.05%。累计因转股形成的股份数量36,337,036股,占“赛伍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99%。2022年8月1日起,“赛伍转债”停止交易和转股,尚未转股的6,650,000元“赛伍转债”全部被冻结。

  通过赎回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降低了整体财务成本,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财务灵活性及流动性。

  为配合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公司于2022年启动“神经元战略”。该战略作为公司第二个“十年计划”的基础设施,以整合公司的技术、资源、精神、品牌和客户,打造创新航母平台为目标;以打造平台竞争力、创客孵化器、共赢生态圈为使命;建设公司市场洞察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创新协同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及智能化神经元。

  “神经元战略”是多平台矩阵化的创新体系,信息化是公司的“操作系统”。公司通过升级现有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全新规划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模块,对公司做全流程的信息化重塑,从而提升研发、生产、管理等多模块的信息化、数字化和体系化水平,助力公司提质降本增效。

  与软件相配套,公司也在对管理体系进行变革。2022年,公司在内部推行事业部制。在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划分总部和事业部之间的管理权限。在横向关系上,让事业部成为成本和利润中心,各个事业部实现独立财务核算,提升了责任感和决策效率。

  202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导入了精益化生产,通过调整生产流程,使生产流程合理化;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来提高效率;建立高度责任感和高绩效的团队,保证精益生产实施,助力公司逐步降低成本并提升良率。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多元化平台型战略向前推进,需要储备更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公司申请成为苏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通过理论与技能考试,认定了一批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同时公司建立了“赛伍菅野工匠学堂”,实施新型学徒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在用好公司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公司还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了包括生产、运营、IT等条线的高级管理人才,建立起动态的人才储备库,提升公司人才厚度,为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基石。

  此外,公司还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完善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不同结构背板,如KPf背板、PPf背板、FPf背板;不同类型封装胶膜如EVA封装胶膜(含EVA白膜)、POE封装胶膜(含EPE胶膜);及其他光伏组件用高分子材料和电站维修材料。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2年度全球新增装机预计或将达到230GW;其中单面发电组件占比约59.60%、双面发电组件占比约40.40%。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280-330GW。预计到2024年,双面组件将超过单面组件成为市场主流。公司根据CPIA预测的2022年至2030年的全球新增装机量以及单面、双面组件的渗透比例,估算了2023年至2030年背板及封装胶膜产品的全球市场规模:

  虽然背板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暂时受到双玻组件渗透率的逐年提升的影响、成长增速开始放缓,但随着在部分使用场景下如分布式屋顶市场和美国市场可以取代一面玻璃的透明背板的出现,从2022年起给背板市场带来了额外的增长空间。受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方案推广利好影响,2022年,我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5.25GW,同比增长17.30%,给背板产品带来较大增量。2022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农村电网建设目标事关农村电网改造提升,意味着制约户用光伏并网的农村电网容量有限障碍有望清除。我国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此外,俄乌冲突给欧洲带来能源危机,也加快了欧洲光伏产业发展。以上多重因素叠加背板产品本身的增量,有望提升背板产品的市场规模。

  光伏封装胶膜市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包括:下游光伏装机需求扩大、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双面双玻组件市场份额提升。从市场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不断增长的光伏装机需求是促进光伏胶膜市场规模显著提升的动因。从细分市场来看,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以及双面组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是推动透明胶膜向POE胶膜和EPE胶膜升级的主要因素。

  背板修补胶带、双玻边缘密封修补胶带等针对存量电站的维修材料,市场规模和需求随光伏发电组件的存量规模的整体增长而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1185GW。经过10年运行后,光伏电站系统上各种高分子材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影响发电效率或缩短电站寿命。公司是光伏电站维修系列材料业务的开创者,已经拥有针对光伏电站系统维修材料的产品矩阵。随着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不断增加,该业务有望实现逐渐增长。

  碳中和和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迎来长周期的成长机遇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分子材料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36.7万辆;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298.8万辆;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进一步放量至688.7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25.6%,较上年近乎翻番。2022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过60%。根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900万辆,同比增长35%;乘联会则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达850万辆,同比增长超30%。

  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2022年动力电池全国累计产量达到545.9GWh,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48.5%;装车量为294.6GWh,较上年度同比增长90.7%。从2023年开始,尽管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预计将放缓,但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高分子材料国产替代率远未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水平。新能源汽车本身销量高速增长叠加高分子材料国产替代率的提升,公司新材料业务前景广阔。

  近年来,公司持续跟踪消费电子行业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在相关领域持续深耕,拓展公司多元化业务边界。

  虽然3C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近年来终端增速有所放缓,但存量市场规模大,技术迭代快,高端材料原创和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的策略是专注于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和新技术的配套研发,凭借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能力、丰富的技术工具以及通用的制造平台带来的主动提供解决方案能力,拟将该业务发展为公司又一个成长性业务。

  在该业务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涂布类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1亿台。IDC预计,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到2024年有望迎来复苏。

  半导体市场是典型的进口替代性市场,公司所从事的是①晶圆加工过程材料;②半导体封装制程材料;③IGBT散热材料。以下公司统计了晶圆加工过程材料、半导体封装制程材料以及IGBT散热材料的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虽然受消费电子景气度下行影响,2023年晶元加工过程材料市场规模出现略微下滑,但自2024年起行业仍呈增长趋势。国产替代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国产晶圆加工过程材料市场成长性依然值得期待。

  公司所从事的制程材料为对前段制程的成品进行研磨减薄、切割及封装后的材料进行加工所需要的一系列胶带、固晶材料等。

  如上图所示,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规模同样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封测端的材料在胶粘剂、胶带行业属于技术门槛极高的行业,目前市场几乎被日本厂家垄断,附加价值极高。国产替代大背景下,国内半导体封装材料厂商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成长性同样可期。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涵盖背板、胶膜、组件制程材料和光伏电站维修材料,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有关背板,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矩阵,它们是:KPf背板、无氟PPf背板、氟涂料FPf背板、透明背板(包括复合型透明背板、双面涂料型透明背板)、高阻水背板、黑色高反光背板、柔性背板);有关胶膜,针对PERC、TOPCon、异质结和钙钛矿电池,以及针对单玻和双玻,公司实现了应用场景的全覆盖,它们是:POE封装胶膜(含EPE胶膜)、EVA封装胶膜(含EVA白膜)、EP封装胶膜、高反黑色封装胶膜、Raybo(镭博)光转膜、TPO热塑性胶膜;有关组件制程材料,公司有定位胶带、绝缘小条、XBC电池焊隙胶带等。公司还针对日益增长的已安装的存量的光伏组件,在全球率先开发了光伏组件维修用的系列高分子材料,形成了维修材料业务和材料施工服务业务。公司已形成了上述背板、胶膜、电站维修材料、其他材料等四个产品种类,每一个种类中又形成了适应不同细分应用市场的多个品种,形成了产品矩阵,一旦出现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增加,公司可以迅速扩大相应产品的产量。

  光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会进一步释放更多的新增需求。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太阳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7.41GW,同比增速达60.3%。根据东吴证券方面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在250GW左右,2023年预计会达到370—380GW,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580—600GW,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1500GW左右的新增装机量。光伏行业大量的新增需求,电池技术的多样化以及变化速度加快、组件使用场景的细分化,将从总量和种类上给高分子材料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2年,光伏产业链价格震荡。硅料价格在前十个月延续涨势,最高突破30万元/吨的高点,直至11月下旬才有所松动。由于硅料价格上升,组件材料成本增加,组件厂下调产能,导致封装胶膜出现阶段性过剩,封装胶膜价格2022年下半年呈下降趋势。2023年,随着硅料价格下降,TOPCon和异质结进入放量阶段,泛POE胶膜(POE胶膜、EPE胶膜)、Raybo(镭博)光转膜预计也将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1.1、光伏背板——迅速适应多样性需求,产品结构合理化调整和降本举措效果显现

  2022年前公司销售的背板产品主要是自主原创的专利产品——KPf背板,是应用于单面发电组件的各个使用场景的高可靠性通用背板,该产品在全球细分市场中已经连续9年保持市占率第一的地位,并成为全球行业标杆。

  2021年以来,受K膜的原材料——PVDF粒子的供应紧缺和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KPf背板的物料成本大幅上升。在大型地面电站和恶劣气候环境的高可靠性细分市场中,KPf背板仍占主导地位;而在成本敏感的细分市场中,受物料成本上升影响导致KPf背板价格竞争力承压。公司在保持这些高可靠性细分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管理、生产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措施,在2022年盈利性逐渐恢复。2022年,公司KPf背板毛利率为15.27%,同比增加3.52%。

  公司具有发明专利的针对屋顶组件需求的全PET背板PPf自2016年便批量生产,主要供应天合、京瓷、夏普、韩华Q-Ces等国内外一线厂商。由于国内屋顶细分市场的扩大,PPf又具有绿色环保和价格低的优势,在国内外的需求增加。2022年已经通过晶澳等新客户的测试认证,并逐渐进入放量阶段。

  针对不断增加的FPf背板市场需求,公司在之前小批量生产和销售的FPf背板基础上,2022年上半年对原有设备做了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市场开拓方面,已经通过了晶科、东方日升(300118)、通威等的测试认证,下半年出货量逐渐增加。针对海外大型电站客户以及分布式光伏客户,公司开发了白色网格背板、黑色网格背板以及黑色高反光背板,其中网格背板已面向天合、阿特斯实现批量出货,黑色高反光背板已在天合、阿特斯批量导入并形成订单,后续有望进一步放量。目前公司已在白色网格背板以及黑色网格背板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公司黑色高反光背板在颜色上具有高度美学特征,又具备不变色的性能优势,符合欧洲市场对组件外观的需求,在欧洲市场备受青睐。

  针对其他细分应用,公司还拥有透明背板、高阻水背板、耐火背板、柔性背板等细分品种,正逐步推向市场,提高销售额。

  按照公司的“应对市场的变化,极大化利用存量设备、通过自身雄厚的化学配方开发能力和工艺设备设计能力,完成产品结构的合理化,恢复背板盈利水平”的战略,在报告期内已经开始奏效:①通过供应链管理、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的手段,恢复了KPf的价格竞争力,在继续保持高可靠性市场的龙头地位的同时,提高了毛利率;②完善产品组合结构,提升低成本的PPf和FPf的出货量比例,以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背板产品比例,如高反黑背板、透明网格背板、高阻水背板等。综上所述,公司背板业务的盈利性走上恢复的轨道,背板的产品结构也更加合理化,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与背板类似,胶膜也出现了多样化需求、方案型需求和市场细分化的趋势。公司坚持多元化、平台型理念,已经形成多品种成系列的胶膜产品解决方案,并且积极地瞄准下游新兴技术的变化,依靠内部丰富的技术种类和创新能力抢占新高地。

  2022年,公司作为老牌的POE封装胶膜厂商,在纯POE胶膜方面出货量在领先;在2021年完成EPE胶膜开发的基础上,2022年产品质量趋于稳定,在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实现放量;此外,针对单玻组件的高透EVA胶膜、白色EVA胶膜顺利实现量产,对下游组件厂商实现稳定出货销售。

  公司坚持创新理念,还在行业内率先开发成功了可以减少电池片隐裂的柔性白色EVA胶膜,该EVA胶膜在部分一线组件厂商测试合格,实现批量供货。

  2022年,公司胶膜业务已经完成了全产品线的开发和重要客户导入,为今后的销售增长打下了基础。随着光伏N型时代到来,泛POE胶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司将努力在N型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巩固在泛POE胶膜第一梯队地位。

  2022年,公司还针对出现的电池新技术,迅速开发了相应的胶膜系列产品:①针对TOPCon电池组件,公司封装胶膜产品在部分一线组件厂商测试合格并形成销售,出货量已经处在行业领先;②针对HJT异质结电池组件,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开发成功的异质结Raybo(镭博)光转膜,经过华晟等HJT组件技术领头企业和HJT设备龙头企业迈为公司的测试,已被广泛认为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发电功率和提高HJT电池的可靠性,是HJT电池组件的降本增益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2022年Q3起已经开始小批量、连续供货,2023年Q1开始有望大批量供货,同时已通过国内外多家异质结组件厂家的测试和认证。③针对钙钛矿,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热塑性TPO封装胶膜已与钙钛矿领军企业协鑫光电签订数兆瓦级的首次批量订单,并已完成交付。

  2023年,公司将在已建立的技术领先优势基础上,加大TOPCon和异质结相关胶膜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比例,巩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光伏领域,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光伏应用高分子材料的综合解决方案商。除前述产品之外,公司已向市场提供了光伏组件使用的其它高分子材料,如XBC焊隙胶带、绝缘小条、电池片定位胶带、打孔胶带、焊线遮挡胶带、高阻水封边胶等。

  随着组件的品类增多,组件厂家开始了组件的市场细分化和相应的组件设计多样化。2022年,公司耐黄变耐高温定位胶带的优越性能得到了双玻组件企业的高度认可,从首先采用该产品的晶澳为起点,公司不断扩大客户群,提高销售量;针对XBC的新技术路线,公司又在行业内率先开发成功焊隙胶带,Q4起开始进入下游龙头企业。这类产品的总市场规模与背板、胶膜相比虽然不大,但是呈快速增长趋势且毛利较高,提升了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的整体盈利性。公司根据细分市场变化以及需求的高速增长,加强了应用研究和相应以方案解决为导向的材料开发,已成为光伏行业品种最多的材料厂商之一。

  1.4、光伏电站维修材料业务,暨电站技改业务(MoPro)——处在成长中的蓝海市场

  随着存量电站使用年份的增加和新增存量的不断上升,光伏电站维修材料市场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根据东吴证券方面的预测,该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增长至100亿元以上。

  2022年,公司在光伏电站维修材料业务方面取得突破:①公司与阳光智维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意向,基于其拥有的18GW运维电站,双方在风电、光伏电站技改增效,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度合作,为业主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光伏电站服务;②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与美国SoarCity展开合作,对其在南非的组件和背板进行修复。与其他一线厂商在欧洲及东亚市场的组件、背板修复开展大量合作,全球修复组件数量超过200兆瓦;③除此之外,公司自2022年11月开始还将现有的修复技术和材料拓展到海洋光伏组件上,已在数家一线组件厂商中进行推广。

  公司交通电力(含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业务经过四年的培育,已经在多个细分领域建立行业领先地位,形成了从电芯到PACK再到整车的全产业链材料体系。由于该业务所属市场尚属新兴行业,国内材料行业体系的标准还不完善,仍然存在大量的国产原创和进口替代机会。公司基于光伏材料中积累的要素技术库,通过技术和应用开发,面向锂电及交通电力行业推出了多个行业首创发明,如车用FFC胶膜、水冷板绝缘胶膜;有多个产品处于行业市占率第一位置,如侧板绝缘胶、CCS绝缘胶膜。

  在现有产品方面:①公司CCS热压膜和侧板绝缘膜延续放量态势,仍保持市场绝对领先地位;②电芯外蓝膜上半年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形势,下半年受到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压力。公司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①导入大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宁德时代);②加大在二三线厂商的导入力度;③推出高性能蓝膜产品,通过升级技术和产品提高盈利水平。

  在新产品方面:①车规级FFC绝缘胶膜经过1年的认证和中试,在多个车用电池包项目上开始交付,已被应用在超过20万台车上;②电芯壳体高强度绝缘胶带在2022年获得客户认可,在国际头部车企所采用的电池包上实现交付,2023年有望放量;③公司在行业首创的水冷板绝缘胶膜,获得国内车企的认可,可取代不环保、综合成本高的喷涂绝缘方案,并有望在2023年批量交付于中高档车型电池包项目;④应用于电芯壳体内的终止胶带,2022年在电池企业获得认证通过,并有望在2023年获得批量交付的订单;⑤车载高压汇流排绝缘膜,已经成功在国际头部车企高端车型上实现量产,正在积极拓展同类型客户;⑥公司还储备了数十款应用于电池包各大零部件粘接固定的压敏胶带产品,实现为客户提供电池包各大零部件粘接固定的综合解决方案。

  客户方面,锂动力电池电芯和Pack方面,公司多个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国内前十大新能源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欣旺达(300207)、亿纬锂能(300014)等的零部件配套材料名单中;整车厂方面,公司面向上汽、吉利、大众、特斯拉、宝马、丰田等车企直接或间接供货。2022年,公司还围绕原有产品如电芯外蓝膜、终止胶带横向拓展至储能领域,已拓展了宁德时代、瑞浦能源等客户。

  虽然3C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近年来终端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存量市场规模巨大,技术迭代快速,原创产品与进口替代市场空间仍然存在。公司在该业务板块将专注于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和下游新技术的配套开发,瞄准OLED、MiniLED以及MicroLED等蓝海市场,凭借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能力、丰富的技术工具以及通用的制造平台带来的主动提供解决方案能力,拟将该业务发展为公司又一个成长性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材料和产品方案主要应用于电子消费类产品中的结构粘结或者制程中的过程保护等领域。在售产品包括:应用于手机LCD模组的聚氨酯(PU)保护膜、亚克力保护膜、手机扬声器声学振膜材料,无线充电应用的纳米晶材料层间所需的超薄胶带、手机背光模组中的遮光胶带、触控模组强力无基材OCA胶膜等;导入测试过程中的产品包括:应用于MiniLED工艺制程的RBG切割、针刺减粘膜和巨量转移膜等;在研产品包括:应用于OLED手机的TPF/BPF保护膜、支撑膜和网格泡棉一体化胶带等光学级材料。

  公司半导体封测的制程材料在晶圆的研磨、划片或封装后基板切割过程中均有应用,通过较高粘性起到保护、固定晶圆、基板的作用。而在切割完成后,为了方便后续捡取,根据需求变化不同,通过UV照射胶带,减低胶带的粘性,实现灵活多样的应用实例。依托公司的基干技术体系,产品还可以通过加热方式降低粘性以适用于分立器件的制程。

  半导体市场是典型的进口替代性市场,此前也是相对封闭的市场。公司的策略是抓住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面向头部材料企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融入到产业链中。积极寻求与国内半导体厂达成战略合作,早日实现胶与膜材料的国产化;同时专注于品质稳定性的提升,建立并巩固产品稳定交付的竞争壁垒。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①晶圆加工过程材料;②半导体封装制程材料;③IGBT散热电路板材料等。2022年,公司UV减粘膜实现量产出货,并取得2家重大新客户的认证。

  基于公司明确的“要么差异化、要么成本领袖”的竞争战略,公司持续强化各业务和各价值链上的竞争力设计和执行,推行在五个方向上寻找创新点的“五创”运动(老产品市占率提高、老市场新产品、老产品/技术新用途、新市场新产品、自我革新),自创业以来公司在独有的创新文化中持续实践,在不同应用领域连续地产生世界首创、国内率先的创新成果。

  材料行业创新30%来源于技术创新,70%来源于需求创新。公司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需求的科学研究、材料性能表征技术的开发、与上下游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公司对研发和市场人员长期进行的涉及产品企划、竞争力的设计、技术路线设计等软技术的培训的结果。公司创新中心还专设技术企划室和测试评价兼应用开发部,前者负责技术策略指导,后者拥有可以再现客户应用场景的50多个模拟实验装置,以实现对新需求的发现、差异化方向的引领和行业、产品标准的建立。

  依托对需求的科学研究以及公司内部创新理念、研发方法论的落地,公司在研发效率和研发成功率上在行业内表现突出。近年来公司开发完成的透明网格背板、高耐磨透明背板,电芯信号采集系统CCS热压膜、电池包的耐磨性防火材料等10多项,均是具有行业技术领先性的发明。

  还有OLED模组吸震材料、MiniLED显示材料、电池组信号传输FFC材料等近十项则是国内率先发明。作为一家“研发型制造”企业,后续公司将继续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以更低的开发成本、更短的开发周期、更有力的管理模式和更高的质量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迅速扩大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公司在重视需求创新的同时,也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支撑技术创新的组织架构体系,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发新的技术种类,扩大技术平台的同心圆。

  公司专门成立创新中心,由CEO亲自担任负责人。创新中心下设研发中心,由CTO负责领导。研发中心涵盖产品开发部、分析部、测试评价兼应用开发部等三个模块;创新中心还协同研发中心与制造技术部(工艺和设备开发)、市场部等部门进行跨部门的创新活动,实现矩阵式创新——市场部获得需求信息后,研发中心快速进行技术研发,制造技术部配合开发工艺,构成涵盖全价值链的创新和研发工作。上述组织架构体系的搭建,有助于公司实现快速需求掌握、快速研发、快速量产的经营策略。

  公司战略性地持续增加技术种类,并使之工具化。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部拥有9个种类的胶黏剂配方平台(报告期内增加1个水性胶粘剂和涂料配方平台)、特殊涂料配方平台和工程塑料配方的技术平台。产品开发部设有基材开发室和基础研究室,从事合成树脂的开发和数据库建立。使得公司得以比同行业竞争对手实现更高的研发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具竞争力的开发解决方案。

  另外公司还建有基础研究室,用于开发特种树脂、助剂、催化剂等基础技术,完善了公司的研发体系,向应用材料行业上游做延伸。

  公司始终坚持“成为多元的细分市场领袖”愿景不动摇。为了实现该愿景,公司在董事长、总经理、CTO、战略企划、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等多个关键岗位上,配置了具有在国外同类平台化的先进企业长期专业经验的中、外藉资深人士。前述关键岗位负责人在公司效力时间长,具有统一的价值观,认同公司愿景、使命和中长期计划,且大多为公司内部培养,稳定性高。使公司得以自创业之初便在愿景的牵引下,坚持按中长期发展计划,持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同时进行平台和组织的能力建设。另外,公司还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员工持股保证了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以及价值观的统一。

  公司主要采取差异化制造、精益管理、柔性产能等方式,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并建立公司成本优势。

  在差异化制造方面,公司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竞争策略,使用不同的制造策略”为制造战略,在2022年度分别实施了:①通过提速将业已进入到价格竞争的传统KPf光伏背板全部纳入内部的独有的“一步法”工艺的生产,降低了成本,使KPf光伏背板的毛利维持平稳;②采用模块化设备设计和独有的挤出工艺,使POE/EPE/EVA封装胶膜产能放量;③发挥设备自主设计能力,改造老背板设备用于改产SET和3C产品,使公司得以成功抢占市场。

  在精益管理方面,封装胶膜产能放量后,公司采取包括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等措施,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以及产品良率。

  在柔性产能方面,公司通过对设备及工艺开发的持续投入,实现了使用通用设备生产不同品类、不同规格的产品,较好的适应了产品多元、需求波动的市场环境。同时公司战略性地有效运用了内外部生产资源,在有限的固定资产投入下,提升了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3M、日东电工等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平台型材料企业做为学习对象。多元化、平台型公司搭建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但一旦具备雏形,能力边界和业务半径拓展将形成正反馈,产品的市场容量和行业天花板将进一步打开,大大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也将愈发突出。受产业周期影响,2022年以来光伏行业单一业务型辅材企业在经营和业绩层面往往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抗风险能力较差。2022年下半年,光伏封装胶膜市场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行业内盈利能力普遍下降。公司在多元化、平台型战略指引下,非光伏业务如锂电及交通电力材料业务迅速发展成为4亿元收入、1.1亿元毛利润水平的业绩增长点,消费电子以及半导体材料业务也已储备发展动能,有望发展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公司多元化、平台型企业雏形初显,后续有望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

  公司已在国内外光伏行业界塑造了Cybrid公司品牌、KPf标志性产品品牌,2022年光转膜产品品牌—Raybofim(镭博胶膜)也已得到了客户普遍认可。公司重点推进与客户进行CybridCo-InnovationProgram(协同创新项目),对客户提供VA/VE(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提案的CyPus售后服务品牌等4个品牌,支持这些品牌的价值传递和业务流程实施。公司擅长将这些品牌价值和资产横向利用在3C、SET等其他新业务中,可以快速地获得新行业、新市场的认可和信任,并建立与下游龙头客户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不同领域占据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

  2022年度,公司利用已建立起的遍布全球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及成熟的客户群资源,继续快速推广和导入POE/EPE封装胶膜、EVA封装胶膜和MoPro系列产品。2022年度,公司在光伏领域拥有天合、晶澳、隆基、晶科、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通威、韩华Q-Ces、TATA、Waaree、Victram、夏普、松下等各头部企业客户。

  在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绝缘材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电池PACK的侧板绝缘膜、CCS热压膜和车规级电芯蓝膜已给国内前十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批量化供应,同时也已向某些储能电池生产厂商供货,并间接应用于特斯拉、大众新能源、吉利新能源、上汽乘用车等电动化主力车型的关键零部件。

  在3C领域,公司拥有欧菲光(002456)、歌尔声学、瑞声科技、维信诺、天马、京东方、东尼电子(603595)等重要客户。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客户包括安靠、德州仪器等行业头部厂商,新开发了万国半导体、扬杰科技(300373)、嘉盛半导体等客户。

  公司创始人及部分高管团队具有长期在国际化企业工作的经历,使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具有国际化基因。目前公司分别在印度、土耳其、比利时、中国台湾设有办公室,在日本设有实验室,无论是研发还是市场销售,均能广泛地利用国际资源。公司在战略企划、研发、工艺、市场、销售条线上,均招募了多位外藉员工,为公司带来国际化的能力、视野、理念,使得整个公司组织形成了“应用材料无边界”的全球化文化。

  目前公司已拥有庞大的境外客户群体,如韩华Q-Ces、TATA、Waaree、Victram、夏普、松下、特斯拉、大众等。优质的海外客户资源,也建立了公司作为国际化材料创新企业的声誉,拓展了公司在客户端需求收集的触点,优化了公司的营收分布结构,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15,284,358.21元,同比增长36.3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1,246,028.96元,同比增长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0,482,296.76元,同比下降3.14%;报告期末总资产4,974,301,557.94元,同比增长4.78%。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封装胶膜、交通电力(含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等产品的销售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封装胶膜的盈利情况受原材料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2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原料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库存原料平均价格远高于即时行情价格,导致四季度封装胶膜的毛利率下降且期末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未来,公司将持续对标3M,践行“同心圆、细分市场领先、持续创新”战略,在内部技术平台上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开拓各种细分市场,并致力于成为细分市场隐形冠军,助推公司在多元化、平台型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司将突出战略驱动,强化战略管理。公司以战略管理为宗旨,完善组织结构,增强组织目标感和活性。将过去的以“经营事为主”转型为以“经营人为主”,提高个人对公司战略的执行能力、动力和方向感。

  公司将强化研发驱动,依靠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将自己定位为“研发型制造企业”,以更低的开发成本、更短的开发周期、更有力的管理模式和更高的质量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迅速扩大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的满意度。公司通过提升创新中心的赋能能力,完善包括胶粘剂基础研究平台、基材研究平台、制造技术研究平台、测试兼应用模拟平台、分析平台在内的研发平台,以及技术平台等技术数据库,坚持把原创技术和原创产品做成行业标杆。

  公司将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精益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战略成本观念、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与改善等方式,加强质量和成本管控。当业务层面出现较大级别机会时,公司将快速反应,加快推进产品量产化,以提高技术、成本和质量的竞争优势。

  公司将坚持人才立企、兴企、强企战略。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将持续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合理使用人才、关心爱护人才,建立行业一流的、支撑公司多元化平台型战略的人才梯队。

  公司将把风险防范、内控提高到更专业的水平。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通过流程梳理以及专业风险控制人员审核等方式,控制公司各项风险。公司将严控应收账款和存货风险,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增加自身的资金储备,保障公司资金充裕和良好的流动性,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在背板领域,2022年,公司已经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客户认证也已基本结束;公司传统优势产品KPf板,预计2023年原材料PVDF树脂、薄膜价格可能会回调并修复KPf背板的价格竞争力。2023年,公司将着力扩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透明背板和黑色高反光背板、以及低成本PPf和PFf背板的销售,提升背板产品盈利能力,同时适当增加背板的产能。

  在P型光伏组件领域,公司封装胶膜产品矩阵已经形成,客户端开发也已基本完成,并已实现放量。2023年,公司将致力于扩大销售,提升市场份额。

  2023年,公司致力于优化封装胶膜产品结构,提升TOPCon封装胶膜和异质结Raybo(镭博)光转膜的销售占比。公司将加大新客户开拓力度,同时争取实现对已有客户的销售放量。

  在引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品销售的同时,2023年,公司将强化精益生产以及对原材料采购风险的管理,进一步减少相关成本。

  预计2023年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回落的影响,既有老产品的销售量和毛利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2023年,公司将对老产品实施扩大客户群体和降本的策略。同时加快水冷板冷贴膜、FFC胶膜等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2023年,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且开年面临降价压力,但新能源汽车赛道仍是市场公认少有的高景气赛道之一。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属于新兴行业,技术迭代快,国内材料体系及标准不健全,不论是国产替代还是创新型产品都有大量机会。公司在该赛道具有先发优势,已经建立了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努力保持该业务的高速增长。

  2023年,在该业务领域以及半导体材料业务领域,公司首要任务是加快吴江九龙新工厂的投产,以便为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材料业务增长做好产能准备。

  2023年,公司将瞄准消费电子材料领域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以及新技术的攻关,抢占蓝海市场。与此同时,公司加快在相关领域储备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度,并抓住显示领域高清洁级生产线投入使用的机遇,将该业务打造为公司第三增长曲线:①公司依托扎实的胶粘剂树脂合成能力,成功开发了UV固化的强力泡棉胶带、强力胶膜产品,其性能能够完全匹配进口产品,适用于消费电子、数码电子、塑料/金属铭牌等多个领域,目前已在部分客户端验证通过;②依托公司早期在微型扬声器领域的产品开发经验积累,公司再次与客户联合推出新型扬声器用橡胶振膜,目前已在头部手机企业高端机型批量应用,预计未来此产品可覆盖多终端多机型。前面两块业务将是公司2023年在消费电子材料业务方面重点发力和市场化的方向;③OLED配套产品的上/下保护膜、支撑膜、网格/泡棉一体化的产品已具备量产条件,该系列产品即将在国内面板终端进行导入测试,预计在2024年能够实现较大销售额;④针对未来潜力巨大的AR/VR、Min/MicroLED等领域,公司正与多个终端/设备厂进行联合定制化开发,实现国际/国内产品的空白。

  2023年,公司将抓住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面向头部材料企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融入到产业链中。积极寻求与国内半导体厂达成战略合作,早日实现胶与膜材料的国产化,并逐步参与到客户新技术路线的设计中,实现协同创新;公司将专注于品质稳定性的提升,建立并巩固稳定交付的竞争壁垒;同时,公司将加大已有产品如Wafersaw的Non-UV型、UV减粘型切割胶带、Wafer(非Bumping)研磨胶带在行业内的横向展开,并对现有客户进行全面的需求调查,结合产品平台,建立针对客户的材料解决方案体系。

  公司还在积极推进半导体封测材料BOM的全面国产化,核心树脂的自主聚合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预计2023年Q4可以实现批量国产化。

  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光伏背板、封装胶膜、侧板绝缘膜、电芯壳体保护膜等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基本的产品的应用领域集中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光伏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等因素影响,光伏行业的周期性较为明显,波动风险较大。公司将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以及创新驱动战略,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应对行业周期风险。

  光伏业务对国家政策依赖程度较大,政策调整对市场的供需情况影响较明显。未来若公司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光伏行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使得市场需求和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动,存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公司将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以及创新驱动战略,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应对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作为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在研发水平、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处在行业领头羊。但随着行业规模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上采用低价战略抢夺市场的新进入中小企业逐渐增多,与公司形成竞争格局。公司将通过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品牌效应等方面持续突破,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方式,应对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要下游市场光伏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迭代速度较快,对上游光伏材料供应商研发投入和响应速度要求较高。作为新兴行业,光伏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快速革新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果公司在技术革新和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被其他具有新产品、新技术的公司赶超,从而影响公司发展前景。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的人力、财力投入,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掌握产品的市场趋势;积极发展和提升生产和管理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等方式,应对技术迭代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尤其是封装胶膜业务规模的扩大,期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随之增加;同时公司光伏封装材料产品的客户覆盖了国内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企业,并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对客户的销售收款方式主要为“账期+现金&承兑汇票”模式,该收款方式使得公司货款的变现时间较长;同时,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从大型石化企业进口,公司对原材料供应商需预付大量现金。双重影响下导致公司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异较大。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偏低是由于行业特性导致的,跟公司相同业务的企业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司将通过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建立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等措施;开源节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开展对外融资,弥补经营性现金流缺口等方式,应对经营性现金流偏低的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维信诺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欧菲光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日升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欣旺达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无论您需要技术支持
或者是合作,或者是工作,都可以:

联系我们

0576-80687600